本文目录一览:
- 1、关于氨基酸的酸碱性问题……能否详细解释一下?
- 2、氨基酸有一氨基两羧基,ph≈7的时候电离以后变成一正电荷两负电荷,为什么氨基酸就是酸性了呢,求解
- 3、为什么酸性的需要加酸?碱性的为什么正离子较多?这句话看不懂,给解释一下
- 4、氨基酸处于等电点时,溶液的PH一定是7吗?溶液一定是中性吗?
关于氨基酸的酸碱性问题……能否详细解释一下?
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
氨基酸在水溶液或结晶内基本上均以兼性离子或偶极离子的形式存在。所谓两性离子是指在同一个氨基酸分子上带有能释放出质子的NH3⁺缬氨酸离子和能接受质子的COO⁻负离子。
氨基酸的带电状况取决于所处环境的pH值,改变pH值可以使氨基酸带正电荷或负电荷,也可使它处于正负电荷数相等,即净电荷为零的两性离子状态。使氨基酸所带正负电荷数相等即净电荷为零时的溶液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扩展资料
不同的氨基酸由于其组成和结构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等电点。中性氨基酸的等电点小于7,一般为5.0~6.5。酸性氨基酸的等电点约为3,碱性氨基酸的等电性在7.58~10.8之间。
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向与其电性质相反的电极运动,称为电泳(ep)。由于不同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和π不同,在相同ph值的缓冲溶液中,不仅不同氨基酸的电荷状态不同,而且在电场中的游动方向和速度也往往不同。因此,基于这种差异,可以通过电泳分离氨基酸混合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氨基酸
氨基酸有一氨基两羧基,ph≈7的时候电离以后变成一正电荷两负电荷,为什么氨基酸就是酸性了呢,求解
建议楼主先将酸性氨基酸的定义与性质还有一些原理弄清楚。
先说一下酸性氨基酸的一些性质。酸性氨基酸的等电点7。它在中性或是碱性环境下,比如楼主说的pH≈7的溶液中,环境的pH值大于酸性氨基酸的等电点,就会带负电,且会呈现酸性,可以看作:NH2-CHR-COOH=NH2-CHR-COO﹣+H﹢。
但是如果在酸性环境下,比如pH值在1或者2的情况下,环境的pH值小于酸性氨基酸的等电点,就会带正电,且会呈现碱性,可以看作:H2O+NH2-CHR-COOH=NH3﹢-CHR-COOH+OH﹣。
再就是区分酸性、碱性和中性氨基酸主要是看氨基酸分子中所含氨基和羧基数目,含1个氨基和2个羧基的氨基酸是酸性氨基酸,2个氨基和1个羧基是碱性氨基酸,1个氨基和1个羧基是中性氨基酸。
最后来说一下,就算是按照楼主描述的这样,变成一正电荷两负电荷。那么也是氨基得一个氢离子变成一个正电荷,羧基失去两个氢离子变成两个负电荷,所以带负电荷,并且呈现酸性。
为什么酸性的需要加酸?碱性的为什么正离子较多?这句话看不懂,给解释一下
因为氨基酸既有 氨基,又有羧基,但R基不同导致氨基酸酸碱性也不同。
解释一下等电点:即氨基酸分子不带电荷时,溶液的pH。
等电点会影响一定pH值下的溶解度。两性分子在水或盐水中在其等电点的溶解度最低,一般会在等电点时从溶液里沉淀出来。生物两性分子如蛋白质即含有酸性的,也含有碱性的官能团。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能是带正电荷的、带负电荷的、中性的或者本生是两性的。它们的电荷加在一起是蛋白质的电荷。pH值小于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总电荷是正的,大于等电点时是负的。
酸性氨基酸,由于羧基解离出氢离子,本身带有负电荷,需加入较多酸抑制其解离。反之亦然。
氨基酸处于等电点时,溶液的PH一定是7吗?溶液一定是中性吗?
热心问友 2011-12-28不一定中性氨基酸:氨基数目与羧基数目相等。但由于羧基的电离要大于氨基,因此在水溶液中,羧基电离产生的负离子数目要大于氨基结合H离子后形成的正离子数目。因此中性氨基酸水溶液显酸性,PH7。如果要使其达到等电点,则要使其正离子数目与负离子数目相等。故在此要设法减少溶液中负离子的数目,采取的措施是加酸,使羧酸根负离子与H离子结合,从而消耗掉负离子。从这个意义上说,中性氨基酸要想达到等电点,必须要向体系中加酸,因此,其:PIPH7。 酸性氨基酸:氨基数目少于羧基数目。溶液呈酸性,即PH7。因此其与中性氨基酸相似,溶液中负离子数目要大于正离子的数目,要想达到等电点,就必须要降低负离子的数目,要向体系中加酸,加H离子。因此其:PIPH7。
碱性氨基酸:氨基数目大于羧基数目。溶液呈碱性,PH7。由于氨基的数目多,因此,溶液中正离子的数目比负离子的数目要多。要想达到等电点,则要减少正离子的数目,可通过加碱来实现。向溶液中加OH-,会消耗掉氨基所结合的H离子,从而使正离子数目降低。
发表评论